盘点丨八大国内知名艺术批评家
广义来讲艺术评论就是指针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事件等对象开展文字上评判与论述。可如今艺术评论人这个名号的水分越来越大,一些人只是简单的按照套路进行词语堆砌便成了一片艺术评论文,给艺术评论领域抹黑。今天《艺术市场通讯》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国内那些有着历史意义的艺术评论人,看看他们对如今的艺术市场都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
栗宪庭
栗宪庭,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9—1983年任《美术》杂志编辑。1989年《中国美术报》被迫停刊后,他一直以自由批评家身份活动,为新的艺术现象定名,并推出了“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等艺术流派。同年他与高名潞等人一起策划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而这次被看作是中国前卫艺术的第一次大规模群体亮相,在开展之初就因为各种有意无意的“事件”与传统文化体制之间的巨大冲突而波折不断,也正是那次大展让国外媒体和世界艺术界认识到中国有个栗宪庭。他是中国当代重要艺术批评家、理论家,著名策展人,更被西方知名媒体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
栗宪庭从不滥做策展,这是他与现今很多新兴的策展人的最大区别,他也曾戏言这是因为他“拉赞助”的能力较差造成的。但他的每个展览都会很有分量,都会代表着重要的艺术潮流和走向,在这一点上,他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能力以及高超的判断力。今天的栗宪庭在国际艺术界的眼中,更像是一个中国当下的文化象征,更多地代表了对艺术自由的不懈追求和不轻易妥协的文化态度。正因为有了栗宪庭这样一副铮铮铁骨,才使得中国的当代艺术由边缘走向主流,由受排挤到登堂入室,并且受到国际艺术界前所未有的尊重。
栗宪庭说:“在我的眼里,艺术是不断变化的,它总是不断地通过语言的变化(新的语言模式的创造和旧的语言模式的变异)给人类提供或揭示出新的感觉世界。因此,批评家总是要保持对他所处时代的人的生存感觉和新的语言变化的双重敏感,并通过推介新的艺术家来证实自己对一个时代的某些焦点的把握,因为正是这些焦点隐含着一个时代区别于其他时代的价值或意义的支点,在这一点上,批评家更像艺术家,只不过批评家的作品就是他发现和推介的艺术家、艺术潮流或现象。”
巫鸿
巫鸿是芝加哥大学东方艺术中心创始人和主任、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及该校艺术史系和东亚语言和文化系特殊贡献讲座教授。他也是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巫鸿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他的著作跨学科性很强,融合了历史文本、图像、考古、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而且富于创见,对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材质、时期、主题的美术作品都颇有启发性。
他的第一本书《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1989译本由三联书店出版)获得了该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被《选择》(Choice)杂志评为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进而被《艺术论坛》(Art Forum)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1996)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其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巫鸿多次回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黄专
黄专,1958年出生,祖籍湖南。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获文学硕士。曾获“吴作人国际艺术基金会硕士论文奖”;1985至1987年参与编辑《美术思潮》;临终前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任OCAT北京文献与研究馆馆长。黄专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85思潮之后的重要策展人之一,他曾经策划了广州首届九十年代当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重新解读:首届广州三年展等大型展览,2013年,黄专还策展了王广义在今日美术馆个展,该展是张子康时代的最后一个重要学术性展览。
作为艺术史家,黄专教授的艺术研究涉及古代和当代两部分。他与严善錞共同撰写了三部重要著作,包括《当代艺术问题》(1992年,四川美术出版社)、《文人画的图式、趣味与价值》(199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和《潘天寿》(1998年,天津杨柳青出版社)。2005年开始着手当代艺术家个案系列的研究,并出版“展览学术丛书”(岭南美术出版社)。另外黄专教授还出版了个人当代艺术评论文集《艺术世界中的思想与行动》(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当代艺术中的政治与神学:论王广义》(2013,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起主编《世界3》艺术史理论书系,2015年起担任“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学术策划(商务印书馆)。
皮力
皮力1974年生于中国武汉,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著名的策展人、批评家。他曾策划过“狂想曲”(韩国,汉城,Donga Ilbo艺术博物馆)、亚-太多媒体展,图像的力量,第五系统(何香凝美术馆,与侯瀚如共同策划)。在2002年上海双年展以及2003年法国乔治斯•蓬皮杜中心“中国艺术展任助理总监。同时他还曾是美术同盟网站的创始人之一,担任过宝马艺术汽车项目评委、泰特收藏亚太当代艺术顾问。
皮力拥有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理论博士学位。2012年,他被委任为香港M+博物馆高级策展人。作为艺评家、策展人和教育工作者,他的独立和专业意见对于9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发展甚具影响力。特别是在策展实践上,他一方面在中国介绍西方艺术,另一方面向中国和世界各地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并和法国的蓬皮杜中心、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馆,以及亚洲其他机构合作。他在21世纪初期的两本书《策展人时代》和《国外后现代雕塑》曾经影响了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尤其在当前急速发展的中国艺术与博物馆领域,皮力对当代艺术及其历史的认知影响深远。
费大为
费大为1954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是最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和策划人。他自八十年代开始便投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最早的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国际舞台,对中国和国际的当代艺术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费大为是最早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国际舞台的中国批评家。25年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地魔术师”展在法国举办。也就是在那一次大展上,费大为将黄永砯、顾德新、杨诘苍推荐到欧洲观众面前,他们也是85美术运动中最早出国参展的中国艺术家。
作为最早将中国当代艺术推介到欧洲展出的“推手”,费大为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了如指掌。然而令他遗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性和创造性摆在西方大师面前毫不逊色”的中国当代艺术,如今却一步步倒退,以至于“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高名潞
高名潞,我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及策展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执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艺术史系。他认为中国前卫艺术不是美学的前卫,也不是被部分西方批评家解读的纯粹的政治前卫,它的美学话语及其社会性是独特的。
高名潞曾积极投入中国大陆85美术运动,并担任这一前卫艺术运动的介绍、批评和策划工作。1991年获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博士后项目奖学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先后在俄亥俄大学和哈佛大学艺术史系研究学习,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此期间,高名潞的研究与批评视角扩展到包括中国大陆、海外、台湾和香港的现、当代的艺术,以及中、西方关于现代主义与前卫性的比较研究方面。从1995年到1998年集中策划了迄今为止在西方最大型的中国前卫艺术展“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
高名潞说:“作为非西方的一个研究者,要有一个不同的视角,这是我的目的。我不想做纯粹学院派的研究者,我希望的是不仅仅从艺术史角度,而是能够从哲学、美学,甚至艺术创作、艺术运动角度,把研究目标看作一个整体。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是某一个领域所谓的专家,更希望站在不同的领域把很多东西融合起来。”
吕澎
吕澎,2004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2005至201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2011至2014年任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吕澎就从对西方艺术史的翻译和介绍转向了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的研究,他的三部艺术史(《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21世纪中国艺术史:2000-2010》)连同他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以及其他相关著作,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绕不开的重要历史文献。吕澎的艺术史填补了艺术史学界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史领域里的空白,尤其是在世界新史学活跃的近二、三十年来,吕澎的著作成为新史学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范例。现在,吕澎的著作已经成为国内专业艺术院校的主要教科书,他的艺术史观念和史学成果已经成为艺术史专业的学生和专业学者研究的对象。
范景中
范景中,1951年11月生于天津。先后任《美术译丛》和《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出版社总编等职。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景中,1979年理论教研室的第一届研究生。史论系与中国美术学院一同经历了风雨历程,在“文革”之后史论工作开始逐步走上正轨,当时并不叫史论系,而是理论教研室,于1979年起,理论教研室开始招收史论研究生,注重史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接班人问题。首届研究生的导师,中国美术史为史岩、王伯敏;外国美术史为钱景长、严摩罕;美术理论为卢鸿基。当时录取的5名研究生中范景中为美术理论方向卢鸿基先生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为理论教研室增添了有生力量。
在八十年代下半期至九十年代上半期,史论系的学术研究逐渐偏向人文学科方面,同时关注了方法论问题,不再是以往的单纯分析艺术品,具备了更广阔的视野,将艺术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把艺术放在文化史、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等背景中进行考察。同时,1984年底范景中接任主编的《美术译丛》及1986年的《新美术》成为史论系的学术阵地,一度在国内影响最大。
自1984年以来,范景中陆续地在《美术译丛》上向国内的美术史学者介绍了国外同行的一些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尤其是对瓦尔堡学派的系统介绍,使国内学者耳目一新。与此同时,他也有针对性地选刊一些文章,及时地纠正那些急于求成者的误解。